第八章

1.何谓公共权力?为什么说公共权力运行方式是随社会形态及公共组织的演进而不断变化的?

【详解】

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者或公共组织影响其他个体或组织的能力。具有公共权力的个人或组织必须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

变化: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公共组织拥有和运用权力的方式不同,对其他组织或个体的影响力也相差较大。因此,公共权力的运行方式是随着社会形态及公共组织的演进而不断变化的。

 

2.公共权力的内涵是什么?与一般权力相比公共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详解】

(1)公共权力的拥有者是全体社会成员,而行使者是公共管理者。

(2)公共管理者获得的权力是由全体社会成员授权赋予的合法权,是由上向下逐级授权的权力分配方式形成的权力体系。

(3)公共权力的最终作用对象是公共事务,它包括公共组织间(上级对下级或同级间)的相互作用,公共组织内部的权力分配和相互作用,公共组织对私人部门组织或个人的影响。不论是直接或间接的权力作用,最终都指向公共事务。

(4)公共权力的目标是谋取公共利益。

 

与一般权力相比公共权力具有以下特性:

(1)社会性。公共权力属于社会全体成员,其基本职能来源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2)政治性。在阶级社会中,公共权力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过程往往表现对公共权力的争夺。

(3)工具性。人们对公共权力的争夺,是因为公共权力是争取利益、实现目的的有效工具。正是公共权力的工具性,使之成为各利益集团争夺的对象,各集团都希望通过获取更多的公共权力达成本利益集团的目的。

(4)独立性。公共权力的独立性表现在公共权力与公共利益的分离。公共权力既可以与社会公共利益相一致,也可以成为危害社会公众利益的工具,因此,社会成员有必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使其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5)多元性。公共权力可以由不同主体行使,具有多种社会功能,产生多重社会效果。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