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课后习题

(1)对n个元素的表做顺序查找时,若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则平均查找长度为( )。

A.(n-1)/2 B. n/2 C.(n+1)/2 D.n

答案:C

解释:总查找次数N=1+2+3+…+n=n(n+1)/2,则平均查找长度为N/n=(n+1)/2

(2)适用于折半查找的表的存储方式及元素排列要求为( )。

A.链接方式存储,元素无序 B.链接方式存储,元素有序

C.顺序方式存储,元素无序 D.顺序方式存储,元素有序

答案:D

解释:折半查找要求线性表必须采用顺序存储结构,而且表中元素按关键字有序排列。

(3)如果要求一个线性表既能较快的查找,又能适应动态变化的要求,最好采用( )查找法。

A.顺序查找 B.折半查找

C.分块查找 D.哈希查找

答案:C

解释:分块查找的优点是:在表中插入和删除数据元素时,只要找到该元素对应的块,就可以在该块内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由于块内是无序的,故插入和删除比较容易,无需进行大量移动。如果线性表既要快速查找又经常动态变化,则可采用分块查找。

(4)折半查找有序表(4,6,10,12,20,30,50,70,88,100)。若查找表中元素58,则它将依次与表中( )比较大小,查找结果是失败。

A.20,70,30,50 B.30,88,70,50

C.20,50 D.30,88,50

答案:A

解释:表中共10个元素,第一次取(1+10)/2=5,与第五个元素20比较,58大于20,再取(6+10)/2=8,与第八个元素70比较,依次类推再与30、50比较,最终查找失败。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