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屋顶
1.屋顶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详解】
屋顶主要由屋面、屋顶承重结构、顶棚组成。屋顶应根据防水、保温、隔热、隔声、防火、是否上人等功能而考虑设置不同功能的附加层
2.影响屋面坡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形成屋面排水坡度?
【详解】
影响因素
在有降雨时,屋顶作为维护结构应具有防水能力,并应在短时间内将雨水排除屋面,以免发生漏水现象,因此屋面应具有一定的坡度。屋顶坡度的确定与屋顶防水材料、地区降雨量大小、建筑造型要求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有关。
(1)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的性能及其尺寸大小直接影响屋顶坡度,防水材料的防水性能越好,屋顶 的坡度越小。对于尺寸小的屋顶防水材料,屋顶接缝越多,漏水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其坡度应大一些,以便迅速排除雨水,减少漏水的机会。屋顶构造处理的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应有所区别
(2)地区降雨量的大小
降雨量的大小对屋顶防水有直接影响。降雨量大的地区,漏水的可能性大,为防止因雨水积水过深、水压力增大而引起渗漏的现象,屋顶坡度应适当增加;降雨量小的地区,屋顶坡度可适当小些。我国 南方地区年降雨量一般都在1000mm 左右,北方地区较小,年降雨量一般都在500 mm左右,因此即使采用同样的屋顶防水材料,南方地区的屋顶坡度一般都要大于北方地区。
(3)建筑造型
使用功能决定建筑的外形,结构形式的不同也体现在建筑的造型上,如上人屋顶的坡度就不能太大,否则使用不方便。不同的建筑结构造型,可决定建筑屋顶形成的不同坡度甚至反坡等。
如何排水
屋面排水若要顺利,首先应选择合理的排水坡度。从排水方面考虑,则排水坡度越大越好,但从经济、结构、施工以及屋面利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对坡度值的选择必须有所限制。平屋顶最常用的排水坡度为2%~3%,具体方法常见以下两种。
(1)材料找坡
材料找坡是指屋顶坡度由垫坡材料形成,又称垫置坡度,如图11-6 所示。其一般用于坡度较小
的屋面。为了减轻屋面荷载,应选用轻质材料找坡,如水泥炉渣、石灰炉渣等。找坡层的厚度最薄处不小于30 mm。平屋顶材料找坡的坡度宜为2%,这种做法可获得平整的室内顶棚,空间完整,但找坡材料增加了屋顶荷载,且多费材料和人工。因此,这种做法广泛采用于当屋顶坡度不大或需设保温层的建筑工程中。
(2)结构找坡
结构找坡是指将屋顶楼板搁置在下部倾斜的墙体或屋顶梁及屋架上的一种做法,因而结构找 坡又称搁置坡度,如图11-7所示。这种做法不需在屋顶上另加找坡层,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节省人工和材料、减轻屋顶自重的优点,但室内顶棚面是倾斜的,空间不够完整。因此,常用于较大 的生产性建筑和有吊顶的建筑工程中。
3.屋面排水方式有哪几种?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分别是 什么?
【详解】
平屋顶的屋面排水方式分为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两大类。
(1)无组织排水
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经檐口直接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屋面不设天沟、雨水口等排 流雨水,也称自由落水。该排水形式节约材料、施工方便、构造简单、造价低,主要用于降雨量少的 地区或中低层建筑,相邻屋面高差小于4 m 的建筑,积灰严重、腐蚀性介质较多的工业厂房中也常 采用。
(2)有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是指雨水经由天沟、雨水管等排水设施被有组织疏导至地面或地下排水管道的一种排水方式。这种排水方式构造简单,造价高,但雨水不会浸湿墙面和影响人行道交通。
有组织排水根据落水管的位置可分为外排水和内排水两种。
①外排水。
外排水是指雨水管装在建筑外墙以外的一种排水方案,构造简单,雨水管不进入室内,有利于室内美观并减少渗漏,应优先选用,特别适用于南方多雨地区。外排水方式常见的有挑檐沟外排 水、女儿墙外排水、女儿墙。
a.挑檐沟外排水 挑檐沟外排水。此方法适用于设有檐沟的平面屋顶,檐沟内垫出的纵向坡度将雨水引向雨水口,进入落水管,
b.女儿沟外排水。此方法适用于设有女儿墙的平屋顶,在女儿墙里面设有内檐沟或垫坡。落水管可设在外墙外面,将雨水口穿过女儿墙
c.女儿墙挑檐沟外排水。其特点是在屋檐部位既有女儿墙又有挑檐沟。蓄水屋顶常采用这种形式,利用女儿墙作为蓄水仓壁,利用挑檐沟汇集从蓄水池中溢出的多余雨水
②内排水。
内排水是指雨水管安装在建筑室内的一种排水方案。其适宜高层建筑、严寒地区建筑及空间宽大的建筑采用。内排水方式常见的有中间内天沟内排水、外墙内天沟内排水及内天沟内落外排水三种方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